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1 月/4 日/第 012 版专版
高校需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南京工业大学X委办公室 狄远帆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步入“ 互联网+” 时代。“ 互联网+” 在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话语权、影响力等方面面临严重冲击。高校必须从宏观视角出发,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发展现状,立足本校学情实际,结合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有针对性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才能有效应对现阶段立德树人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冲击,保障教育管理的正确方向,为国家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
打造高效思政课 筑牢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思想ZZ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深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职责。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无法契合新时代思政课的强实践性特征,也无法真正展现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主体的引领,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所以,高校应借助“ 互联网+” 发展机遇,打造高效思政课,牢牢把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主阵地。第一,高校应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 互联网+教学” 模式持续丰富思政课育人内容,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深度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为此,高校应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在思政课教学设计中深度落实理念创新,以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理念开展思政课程教学;高校应引导思政课教师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实施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情景体验式教学等在思政课程中的融入,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真正体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学习主流意识形态主要途径的引领力。第二,高校应关注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引领思政课创新的正确方向,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发挥的主阵地。高校应为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