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文化报/2023 年/3 月/24 日/第 003 版理论· 专题
借力网络文化优势 推进高校思想ZZ建设
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部讲师 于玲玲
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与延伸。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化的虚拟真实性、即时性、互动性、直观性、多样性及开放性等都体现出网络文化的特色。基于此特色,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文化在育人层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推动高校思想ZZ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由于社会需求和教育形势的变化,高校可立足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结合社会现实和人才需求,促进思政建设实现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当今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网络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文化自信的培育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在推进思政建设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利用网络文化育人优势,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思政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升思政建设水平。
网络文化特有的育人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文化在传播层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习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形成个性化特征和主体化需求。基于此,网络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撑和助力,网络文化可以快速传播、多元发展,网络文化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文化可以在高校思政建设过程中,丰富育人内容、创新育人形式,加快思政建设进程,成为推动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化的天然受众,优秀网络文化能够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文化自信的确立。当前,优秀的网络文化已逐步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源,可直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思政建设可借助网络文化的多元内涵和丰富形式创新模式,不断拉近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展现思政建设工作的亲和力。此外,由于网络文化特有的传播形式,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以优秀网络文化推动思政建设还可降低高校思政管理工作的阻力。优秀的网络文化不仅具有价值导向、精神熏陶及思想道德品质培育等功能,而且能在思政建设过程中很好地实现育人实效,在不断创新思政建设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推动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从而高水平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借力网络文化优势推进思政建设的策略
在了解网络文化育人优势的基础上,发挥其育人功能,助力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校可结合自身思政建设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多元协同、不断创新中提升思政建设水平。
一、紧抓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思政建设
首先,高校应重视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引领网络文化育人优势的充分发挥。高校要在宏观规划层面重视网络文化队伍的建设,培养思政建设中网络文化专业技术团队,既优化网络文化的内容资源,又为育人优势的发挥提供专业引领,为其融入思政建设奠定基础。其次,高校要全面提升思政建设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保障网络文化融入的质量,优化以网络文化推进思政建设工作的流程。高校应从人员组成、人员素质和队伍优化等层面,完善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思政建设过程中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人员素质的专业化及队伍组成的全面性。同时,高校要加强对思政建设工作者的培训,在强化教师思想ZZ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大力提升教师的工作技能和育人水平,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开展工作,通过网络文化助推思政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