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3 月/21 日/第 007 版视点
红色家书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琳 孔祥娟
家国情怀来源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想,是无数仁人志士总结个人、家庭与国家、 民族的关系所提炼的群体精神和价值追求。 红色家书是中国共产X人及革命先辈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写给父母、妻儿、兄妹等亲人的信件,其中蕴含坚定的理想信念、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舍家报国的责任担当,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滋养,成为新时代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和珍贵教材。
修身立志:涵养大学生家国一体的坚定意志。“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罗荣桓在给女儿的信中道出“ 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 的人生信条。这些红色家书渗透着深深舐犊之情,蕴含着坚守初心、坚定意志的高贵品质,展现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到底的决心,反映了以国为家的理想追求。新时代大学生应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坚持修身立志,保持赤子之心,把准人生之舵,通过内省提升道德修养,为自身在社会思潮中坚守理想、坚定信念提供有力精神引导和信仰支撑。
齐家治国:涵养大学生爱国忧国的家国情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左权在家书中写道:“ 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罗荣桓在给二哥的信中表明“ 虽战死沙场,毫无顾虑” 的爱国情感。在历史长河中,革命先驱秉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情怀,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们的红色家书浸润着浓浓骨肉情,体现了家国同构、先国后家的家国情怀。当代大学生应挖掘和传承家国情怀优秀品质,培养爱国一家的精神特质,带着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在新时代伟大建设中寻找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