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文汇报/2023 年/3 月/17 日/第 005 版要闻
坚持“ 两条腿走路”,打牢基础研究的基础
——专访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教授
本报记者 樊丽萍 吴金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学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切实加强基础研
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作为人才培养的“ 重镇”,大学义不容辞。
“ 可以说,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的科学研究范式,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础学科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教授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剖析,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研究难度相较于过去更高了,更多“ 无人区” 的突破口往往出现在交叉领域,而非传统领域;二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面向前沿领域主动布局的迫切程度更高了;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 两条腿走路” 的系统统筹、集成要求更高了。
“ 归根结底,基础研究的基础,是人才。而人才培养,关键是要营造好的生态。” 郑庆华直言,就教育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打造“ 不设天花板” 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空间。要有识“ 千里马” 的慧眼,要为“ 偏才怪才” 提供机会,要有宽容失败的度量和静待花开的耐心,更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形成磁吸效应,加强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引导更多一线科研人员坐稳坐住“ 冷板凳”,勇攀高峰勇闯“ 无人区”,更好服务“ 国之所需”。
突破“ 卡脖子” 难题,归根结底须在基础研究上有突破
文汇报: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您是人工智能领域专家,
可否结合您的研究经历和感悟谈谈,这些变化对科研工作提出哪些新要求?
郑庆华: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而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是一切技术发明、
产品设计、工程实现的基础。如果没有科学发现,我们就没有原始创新。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而掌
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就拿当下广受关注的 ChatPT 来说,很多人惊叹新技术带来的新变革。要知道,作为大型语言模型,ChatPT 的背后,有着数十年的基础研究积累,不仅需要强大的算力、算法支撑,还有来自全球各行各业的人提供数据。
以 ChatPT 为切入点, 我们可以把握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典型的研究范式: 数据、 算力、
算法、知识——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深度融合,由此构成新产品的“ 基座”。
有人可能会说, 类似 ChatPT 的开源, 推动了全世界整体研究水平的进步。 但这只是 “ 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它也间接吸引了全球用户智慧,在算法核心不变的情况下,用户的应用不断佐证、丰富着其应用场景。哪里的技术发展越快,相关资源就会汇聚,话语权也就会转向哪里。
坦率地说, 直面国际科技竞争, 这种汇聚力和科技话语权正是我们国家目前所急需的。 而 “ 卡脖子” 难题要有突破,归根结底,须在基础研究上有突破。
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要让碎片化知识加以整合、重构,使其融合,简单来讲,就是把珍珠串成珍珠项链的问题。当前,我们的研究难免顾此失彼,比如,有时过于注重算法,但忽视了对数据的标注、归纳,导致数据“ 躺” 在库里,看得见、用不着。
所以,这也正是当前我们尤其强调基础研究要一体化推进、系统化思考的原因。因为,缺了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出的结论都会有偏颇、不准确,这也是我们在推进基础研究时必须重视的
一点。
情怀、责任、兴趣深度融合,激发科研人才内生动力
文汇报: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作为大学管理者,您认为应该如何坚持
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 两条腿走路”,更好地平衡学者的科研兴趣和国家的战略需求?
郑庆华:基础研究需要思考和发现,需要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组织,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坦率地说,一个学者的研究,往往是循着个人的兴趣开始的;但有时候,仅靠一时兴趣难以形成持久的动力。
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把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情怀、责任和个人的研究兴趣深度融合,要
把情怀、责任转化为持续研究的兴趣。
科学家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荣誉感,要能够发现科学问题,回答科学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大学要做的,应当是激发科研人才的内生动力,把“ 要我做” 变成“ 我要做”,把“ 一时一事” 变成“ 永恒持久”,而这也是科学研究最难的地方。
文汇报:说到科学研究之难,您认为现在从事基础研究,难点主要在哪里?阻力又有哪些?郑庆华:在当下,从事基础研究真的不容易。甚至可以说,今天的基础研究比以往更难了!个中难点在于:
其一,基础研究也很讲究时效性,谁先突破,话语权就掌握在谁手里,从国家层面而言,做
好基础研究刻不容缓;
其二,一些表层的基础研究也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