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3 月/10 日/第 006 版视点
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国普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 “ 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校史资源作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ZZ教育元素,因其更贴近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实际,更容易获得亲切感、生成自豪感、产生认同感,促使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产生思想共鸣、理论共鸣和情感共鸣。将鲜活、生动、亲切可感的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助力培养爱X爱国爱校和“ 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充分认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校史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有助于涵育大学生爱国爱校情怀。校史资源是各高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文化内涵的映照,凝聚了学校发展的轨迹和时代发展的缩影,彰显着不同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和立德树人的生动素材与重要载体。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有意识、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和融入其中的思政元素,使大学生了解校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爱校情怀,为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是否被大学生所认同与接受。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情感认知规律的,越能感染和激励学生。校史资源中涉及的人物、事迹、场景生动具体,其中优秀校友和先贤更是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利用存留或建造于校园内的文化景观等物态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载体,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近距离沉浸式感受,使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更加深远持久,发挥更深层次的育人价值。
增强教师将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影响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师。在实际融入过程中,要着重解决教师“ 会不会”“ 能不能” 的问题。首先,广大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学习所在学校校史的主动性。通过熟悉和掌握所在高校发展历史、优秀校友、重大事件、精神传统等,为校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高校教师要增强深入挖掘和研究运用校史资源的能力。加强校史资料的收集力度,通过研究和编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