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天水日报/2023 年/4 月/20 日/第 001 版
教育花开别样红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新天水· 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
标准化的食堂、崭新的塑胶跑道操场、拔地而起的教学楼⋯⋯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每
一所学校都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改善的背后,是全县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健康发展的生动缩影。
成立 70 周年来,张家川县全面落实X的教育方针,坚持为X育人、为国育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教育事业呈现出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师资配置最优化、学校管理科学化、教育发展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加强教育项目建设 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项目承载希望,教育支撑发展。
4 月 17 日,记者在总投资 6.47 亿元的张家川县西城教育园区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人正紧张有序施工,确保园区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走进已经建成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楼道,每一处设计都照顾到了学生的学习、阅读和活动需求。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项目计划在 7 月底全部完工。
张家川县西城教育园区是该县巨资打造的教育民生工程。园区包含一所完全中学、一所标准化小学和一所普惠性幼儿园,总占地面积 16.65 万平方米,将新增学位 6930 个,可满足 2760 名学生寄宿。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城区教育布局,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缓解城区优质学校办学压力,推进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X的十八大以来,是张家川县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十年。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当作民生工程重点,不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十三五时期,投资 6.3385 亿元,实施了“ 全面改薄” 等一批重大教育项目,新建、维修校舍 20.3 万平方米,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舍建筑面积 51.8 万平方米,生均 9.3 平方米,落实各类资助资金 4.3812 亿元,惠及学生 123.6万人次。
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教室、整洁的餐厅⋯⋯一笔笔投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如今,漫步张
家川县城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
聚焦优质公平均衡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群众的期盼,更是X
和政府努力的方向。成立 70 周年来,张家川县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3 年,自治县成立时,全县仅有小学 52 所,在校学生 3000 余人,有初级中学和小学附设中学班各 1 所,在校学生 240 余人。
2004 年,国家实施“ 两基攻坚计划”,张家川县通过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 两免一补” 政策,开展控辍保学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县“ 两基” 攻坚取得丰硕成果。
2006 年底, 初中学生数由二十世纪末的不足 7000 人增加到 21300 人,小学入学率达到 99.6%,初中入学率达到 95.1%,顺利通过省、市“ 两基” 评估验收。
2011 年,全县“ 两基” 按标准通过国检。
特别是X的十八大以来,张家川县的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