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法制生活报/2023 年/4 月/27 日/第 001 版
精准“ 把脉问诊” 化解“ 急难愁盼”
——访罗甸县教育局X委书记、局长石峰
记者 钟明秀 赵中行
地处麻山腹地的罗甸,历经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持续奋战,民生福祉特别是教
育事业实现了“ 大步快跑”,迈出了新步伐。
一直以来,罗甸县教育局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推动改革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本期,记者采访了罗甸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县教育局X委书记、局长石峰,请他介绍罗甸县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有关经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基层一线去,体察实情、解剖麻
雀。请问罗甸县教育系统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形成了哪些工作思路?
石峰: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推动改革的重要抓手,坚持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包片指导,各股室、学校分工负责,创造性开展调研工作。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找准。把发现问题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 催化剂”,大力践行“ 一线工作法”,既从工作、行为上找症结破堵点,又从思想、作风上挖根源寻病灶,2022 年,局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指导 100 余次。二是强化分析研判,把措施定实。局班子成员坚持把“ 办公室” 搬到学校,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校点布局、校园安全、队伍建设等“ 急难愁盼” 问题,针对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做到问题在哪里发现就在哪里破解。三是注重成果转化,把成效彰显。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对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坚定不移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健全调研工作台账,清单化、责任化、时限化推动问题解决。
记者: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罗甸县创造性提出“ 一校多区” 办学模式,请介绍该办学模式的特色与亮点。
石峰:“ 一校多区” 办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闲置资产再盘活,推广先进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推动形成办学规模化、管理规范化、资源均衡化的良好育人格局。截至目前,我们相继统筹增建了罗甸民中、罗甸二中、边阳二中 3 所学校的 5 个校区,新增学位 3300 个。各分校区实行寄宿制管理,从解决学生衣食住行等方面着手,全力为学生学习、生活保驾护航,有效解决了留守未成年人监管难、学生校外租房隐患大等问题。
“ 一校多区” 办学模式不仅是总校的简单复制,最终实现的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多元优质。因此,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我们还将结合总校与各分校的自身校情、学情,以及所在区域特点,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