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4 月/13 日/第 008 版成果推介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佩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意味着X始终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目标。共同富裕作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维度,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遵循。
共同富裕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一立场是由其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决定的。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在 19 世纪就提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应以所有的人共同富裕为目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延续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主张,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原点。从实践逻辑看,建X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三座大山”,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改革开放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本质,一心一意搞四化建设以及X的十八大以来消灭绝对贫困,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正是中国共产X始终秉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才撷取了经济社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成果。
新时代更加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上如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主张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在主体上指的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同地区、阶层、民族、职业的人们,无论其身份地位、职业归属或是能力高低、财产多寡,都能公平享有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福利。当然,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以及同等富裕,也绝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式分配,而是在防止两极分化基础上的不同地区之间富裕程度有高低,时间有先后,个体有一定差异的全民共富。这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坚守。
共同富裕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容指向。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并存,其中必定有一种起主要的领导和决定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一个在众多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并依据经济社会不同时期特征,适时做出判断和调整的过程。从X的八大确认国内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X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认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到X的十九大转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X清楚地意识到人民群众已经超越了单一的物质产品需求而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并不是单一的物质富裕,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这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