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4 月/13 日/第 008 版成果推介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天星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是中国共产X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与人类社会现代化普遍规律相结合的科学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以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X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斗争精神源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品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质,是中国共产X人鲜明的ZZ品格。中国共产X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X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强调,“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X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百余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国家将倾之时,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X先驱们,创建了伟大而正确的中国共产X,形成了“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X忠诚、不负人民” 的伟大建X精神,成为中国共产X人的精神之源。“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激励着一批批共产X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百余年来, 中国共产X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 百折不挠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 发愤图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中国共产X在不断斗争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次伟大飞跃,开创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世界上没有哪个X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 中国共产X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在斗争中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铸就伟大精神,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经过新时代十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奋斗,X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国内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在中国共产X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要建设人口规模超过 14 亿的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我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