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5 月/31 日/第 006 版视点
完善高校治理制度建设
常州大学纪委 顾现朋
“ 十四五” 期间,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适应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实践,更是当前高校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建立健全X领导下的高校治理体系
高校治理体系是在X领导下管理高校的制度体系,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组织管理、外事工作等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机制。要确保把X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高校治理之中,必须更好地发挥X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推动高校基层X组织把X的领导落实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各领域和高校治理的各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以X的领导统揽全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大力弘扬伟大建X精神,牢记中国共产X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X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学校X委对学校重大问题、重要工作的全局性谋划,强化学校X委有关决策的执行、评估与监督机制,强化高校基层X组织的工作规则,规范X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X组织设置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扩大在学生群体、专项工作等领域X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X建工作成效作为评价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指标,突出高校基层X组织的ZZ功能和ZZ责任,努力提升X组织在高校治理中的ZZ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构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高校的一切治理制度都必须围绕“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构建。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X和国家事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应该从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育人目标分解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围绕“ 双一流” 建设和学校办学特色,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在教师知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专业动态调整、校内师资培养、就业帮扶机制等方面,进行布局建构、制度设计。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以章程为统领构建高校制度框架,坚持把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式,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