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6 月/1 日/第 001 版
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王衡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X的优良传统。当前,全X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是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凝心聚力的关键部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在纵横比较中、深学笃信中、精思细悟中、知行合一中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体系和方法精髓, 切实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X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在纵横比较中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先声;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亦是实践的先导。唯有把思想置于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坐标系中进行精准定位,将理论置于历史经纬、时代精神和世界潮流之中进行宏观审视,我们的理论学习才能走向深邃、厚重、鲜活和广博。通过纵横比较,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真正体悟这一思想蕴含的独特价值,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认知前提,也是不断增进对X的创新理论ZZ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的关键所在。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在这部恢宏的史诗中,中国共产X人通过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X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立并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X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X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同时又以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ZZ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X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从文明赓续的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这一思想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ZZ智慧,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
第 1 页 共 5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典范。这一思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总结概括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刻阐发了以伟大建X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X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 三牛” 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X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系统阐述了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标注了正确前进方向。这一思想着眼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ZZ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思想着眼于确保X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提出全面加强X的领导,着眼于保持X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全面从严治X,深刻把握X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 四个伟大” 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共产X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ZZ保证。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视野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伟大的思想总是贯穿着世界眼光、世界意识、世界情怀。放眼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催生ZZ极化、种族冲突、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等全球性挑战日趋严峻。面对“ 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 这一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国际格局演变的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潮流浩荡的脉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念和主张, 为人类社会指明了正确发展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有力推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为人类文明思想宝库增添了绚丽夺目的瑰宝。
在深学笃信中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X的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探求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揭示客观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理论成果自然是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面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原原本本学、及时跟进学,强读强记,常学常新,把宏观的整体把握和细致入微的具体考察结合起来,在深学笃信中全面系统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主题、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从时代之问的高度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在勇立时代潮头、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之变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关于新时代X和国家事业方向性质、目标路径和力量保证的三个“ 什么样” 和“ 怎样”,是理论创新面对的“ 时代之问”,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理论之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X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强调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X
第 2 页 共 5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作出了统筹部署和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把X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X,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关键所在。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X、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X,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X学说,有力推动了X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确保了X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高度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在X的十九大提出“ 八个明确” 的基础上,X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用“ 十个明确” 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十个明确” 从认识论层面提纲挈领地点明了这一思想对时代课题的原创性回答,解决了一系列“ 怎么看” 的问题,构成了支撑整座理论大厦的“ 四梁八柱”。“ 十个明确” 统揽治X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ZZ保证等基本问题,为行动提供了理念先导。X的十九大提出的“ 十四个坚持” 则从方法论层面系统阐明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解决了一系列“ 怎么办” 的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 十四个坚持”,把坚持X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统领性要求贯穿始终,涵盖“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涵盖维护国家安全、国防军队建设、祖国统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