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6 月/1 日/第 008 版成果推介
提升“ 大思政课” 教师综合素质
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光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昱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发展趋势令思政课教师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提倡理论讲授要与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绝不能照本宣科。新时代要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深刻把握“ 大思政课” 的丰富意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要建设“ 大课堂”、搭建“ 大平台”、建好“ 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大思政课堂” 之大”,在于其肩负的课程使命之大;在于其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广阔视野之大;在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的远大理想之大。
“ 大思政课” 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ZZ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思政课教师“ ZZ要强”“ 情怀要深”“ 思维要新”“ 视野要广”“ 自律要严” “ 人格要正” 的六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又提出:“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ZZ教育。” 这些重要论述,是全面提升“ 大思政课” 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根本遵循。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ZZ信仰。一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真正掌握了理论精髓,才能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只有自己真信,才能让学生也信。当然,任何深刻的理论都不是枯燥的书本和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三个理性的高度统一:第一,应该做到有历史的兼容性,也就是对人类认识史的精华有基本把握;第二,应该有同时代的紧密相容性,即善于对当代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三,要有内在逻辑的自洽性,即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系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既具有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同时又密切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注重理论教育的逻辑力量。要有富于创新的理论思维,善于运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