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6 月/9 日/第 008 版视点
教师评价改革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易宁
教师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龙头工程,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为教师评价改革指路引航、把关定向,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部署,高校要更加自觉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回归教师教育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广大教师要“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X育人、为国育才使命”。X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和教师职业内在规定性, 都要求高校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 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践行职责的 “ 风向标” 和“ 指挥棒”,必然要为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服务。长期以来,高校教师评价过分依赖量化指标,致使教师初心使命和育人职责出现偏移。高校教师评价改革首先要扭转这种现状,围绕坚持为X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构建教师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回归初心、坚守本分。
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专业化发展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教师评价改革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现实中,对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显性指标的过分追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被弱化,“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原则未得到坚持。事实上,教学与科研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协同育人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为科研指明现实课题,科研为教学提供发展动力。教师评价改革必须更好贯彻“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破立结合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我们既要抓住破“ 五唯” 这个目标导向,更要在“ 立” 的方面花大气力。教师评价在坚持破“ 五唯” 的同时,还要加速释放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特别是要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产出高质量成果。目前,代表性成果评价越来越受青睐并成为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虽然其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在破解简单重复、低水平教学科研困境、更好推动教师创新创造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落实“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强化教师ZZ理论、理想信念、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引领教师聚焦“ 四有” 好老师标准、“ 四个引路人” 目标、“ 四个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