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北京日报/2023 年/6 月/12 日/第 004 版专版
北京工业大学抓紧抓实主题教育
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6 月 6 日下午,一场主题教育联学联做活动在北京工业大学X建馆开展。来自学科特色鲜明的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两所高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围绕“ 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主题,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合作意向,共同思考回答“ 教育强国,首都高校何为” 的时代命题。“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既指明前进方向,又激发奋进力量。作为进入国家“ 双一流” 和“ 211 工程” 建设行列的市属高校,北京工业大学努力抓紧抓实主题教育,以走在前、作示范、谱新篇的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下好开局谋篇先手棋,学有创新更入心
“ 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校X员干部以X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锤炼本领,充分激发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以首善标准,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在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学校X委这样向全体X员师生发出动员令。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自开展主题教育伊始,学校X委坚持“ 三纳入”“ 四结合”,迅速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先后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学习方案、调研工作方案,将抓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ZZ任务纳入学校年度X建工作要点,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纳入学校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将主题教育与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与落实市第十三次X代会精神相结合,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相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
从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 集中学”、交流研讨会“ 互促学”,到参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实地学”、校领导以上率下主讲专题X课“ 引领学”,再到推进X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持续学” ⋯⋯北工大X委结合师生学习工作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生动鲜活、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把理论学习这一主题教育的首要环节落实落细,不断丰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师生深刻领悟新时代X的创新理论,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 我在为一批批参观者讲解学校X建馆的展陈时,反复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北京高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每讲一遍、每学一遍,都让自己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 北工大X建馆讲解员、X委组织部副部长朱丛琳感慨道。作为北京高校首家X建馆,北京工业大学X建馆涵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榜样教学、仪式教学、实训教学五个功能区,融入了 VR 等科技力量,实现了科技助力与沉浸体验交融,形成了“ 学、听、观、研、测” 五步教学法,有效提升了学校X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目前已接待超过 5000 人次来馆学习,成为学校沉浸式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设置在 20 个二级X组织的X员之家也为X员干部互讲互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成为学校基层X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创新基层学习方式的同时,北工大X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快推进以实践性为内核的“ 大思政课” 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结合主题教育,课程组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精神,不断对授课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比如在讲授‘ 为什么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 这一章节时,我们的授课教师就反复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前沿的视角、更加鲜活的内容,让青年学生真正领悟和认同X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让主题教育走‘ 新’ 更走‘ 心’ 。”《大国首都》校级思政课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介绍道。
头等大事、关键小事一起抓,调查研究求实效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北工大领导班子坚持带着问题调研,确保调查研究按照
制定好的时间表、路线图走深走实,真正成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成事之道、谋事之基。
在顺义区中德大厦、科创芯园壹号,北工大领导班子全面了解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协同机制、产业生态、关键技术和落地情况。双臂协作机器人、3C 柔性装配、半导体生产线⋯⋯一系列先进技术转化成果让大家感触颇深,就加快推进育人链、创新链、产业链“ 三链融合” 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如何按照X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做出的“ 三位一体”统筹部署, 打造人才聚集型、 知识密集型、 创新引领型的区域创新带, 推动校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校领导班子赴上海、苏州学习调研,参观长三角 60 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 大零号湾”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等地,实地调研了相关领域突破性创新成果、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