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6 月/27 日/第 007 版评论
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进青年工作
山西大学ZZ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绘荣 刘佳佳
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于文明养成、道德教化等精神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兼具ZZ性、教育性与公众性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教育、实践与规范功能,为做好新时代X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教育功能,做新时代青年的知心人。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以“ 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 为主要内容,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着教育青年的功能。为做好青年的知心人,应充分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场域价值,遵循青年的成长规律,观照青年追求趣味性等心理特性。例如,开设“ 非遗课堂”“ 科普课堂”“ 好人课堂” 等主题知识课堂,深化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为青年储备知识、锤炼品格提供条件。此外,还可以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入公共图书馆、健身场所等公共文化资源,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如在图书馆内设置阅读区、引进智能有声读书设备,在健身场所中增设面向不同年龄段青年的户外健身器材, 切实满足青年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 “ 最后一公里”。
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实践功能,做新时代青年的热心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场域,环境、人与活动共同作用于青年价值观念的养成。为充分发挥青年这一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做好他们的热心人,使之真切感受到充分的关怀,需要不断创新社区实践活动形式、深入挖掘并充实社区活动内涵、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