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7 月/6 日/第 005 版视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担当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郑国
X的十八大以来,X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开创性地提出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 纲’ ,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X的二十大郑重宣示:“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X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伟大复兴“ 奠基”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前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强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共识的基本前提。昔日,泱泱中华屹立于世界东方。近代封建王朝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则让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国共产X在诞生后,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的伟大飞跃。借镜观形,以史为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从思想上有效凝聚民族共识,实现价值统一。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最有效的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团结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思想基础,为形成稳定的民族团结态势做好根本保障。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萌芽、形成、成熟到再发展都始终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和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所在,是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
教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魂”
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产生与发展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类别,能有效应对新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要。
第一,国民教育为新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基础。截至 2021 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2.93 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 2.91 亿人,专任教师 1844.37 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DP 比例连续 10 年高于 4%。世界上规模最大且高质量发展的国民教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