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7 月/31 日/第 003 版世界与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硕果
西班牙拉曼鲁尔大学艾赛德(ESADE)商学院教授、“ 与中国对话” 项目主任 苏傲古
(Auusto Soto) 文 王悠然 译
过去十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百年未见的现象,即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在世界多极
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重点探讨习近平主席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多极化。
习近平主席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
地方治理的全球—地方维度(全球和地方的交织) 。若想从根源上充分理解多极化,有必要阅读习近平主席 2021 年 10 月发表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他谈道,“ 不断以中国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个陈述源自中国取得的非凡成就:几十年以前,中国还是一个处在影响力边缘的第三世界国家;过去十年里,中国已走在国际社会的前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4 年的一份报告称,基于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到 2014 年底,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是自 19 世纪末以来,美国“ 世界第一” 的位置首次被另一个国家取代。根据世界银行 2021 年的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当年美国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P)分别为 23 万亿美元和 27.3 万亿美元。
高层外交接触。中国宪法规定的国际事务的参与在实践中得到了显著加强,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过去十年里,习近平主席访问了全球五大洲,多次与南北半球的国家元首会晤。同时,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提出的所有国际倡议都是由高级别外交部门执行,这一事实得到各国外交部的广泛承认。由此,中国在最重要的全球问题和倡议的讨论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重构全球秩序作出贡献。
自 2013 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他出席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20 Summit)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Word Economic Forum Annua Meetin)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 Economic eaders’ Meetin)、金砖国家峰会(BRICS Summit)、上海合作组织峰会(SCO Summit)、中非合作论坛(FOCAC)、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China-Arab States Cooperation Forum)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China-CEAC Forum)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Word Internet Conference Wuhen Summit)、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等多个高级别会议。
“ 三大倡议” 值得密切关注
国际和平调解。过去十年里,中国一直大力倡导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第二大出资国;自 1990 年以来,中国已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 5 万余人次。今年 3 月,在中方支持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并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 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出席金砖国家中东事务副外长/特使磋商,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可以说,中国的和平外交势不可当。
继 2021 年 9 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 年 4 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今年 3 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值得密切关注。全球文明倡议的四大支柱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近期,世界多国政府首脑来到北京,意在加强与中国的广泛合作和深入接触。
共生伙伴。上述事实和数据表明,中国在国际发展中扮演着明确的角色,超越零和博弈竞争。
广为人知的“ 一带一路” 倡议自 2013 年提出以来,一直向各大洲国家开放。“ 一带一路” 倡议具
第 1 页 共 3 页
有包容性,旨在通过合作项目建立一个将沿线地区和国家联系起来的合作平台,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倡议为南方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和选择,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大的互联潜力,进而推动了“ 国际社会”(internationa community)概念的转变——过去很长时间里,“ 国际社会” 仅指北半球的少数国家。
从更实际的角度看,“ 一带一路” 倡议将与成立于 2015 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类似倡议一起填补地区和全球层面上的空白。“ 一带一路” 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为扩大互联互通和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两者都主要通过亚洲各地的举措和网络引发协同效应。“ 一带一路” 倡议通过一个良性的过程填补了这些举措之间的空白。正因如此,印度裔地缘ZZ专家帕拉格· 卡纳(Para Khanna)在其著作《联通:描绘全球文明的未来》(Connectoraphy:Mappin the Futur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