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3 年/9 月/7 日/第 B07 版学术论坛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凯
摘要:奋斗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是大学生强化自我价值、厚植家国情怀、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当前,在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存在大学生对奋斗精神认知不足、意志薄弱、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为此,高校必须以课堂教学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动力,以榜样示范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风尚,以大众传媒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自觉,以实践锻炼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本领,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他站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对奋斗精神进行理论阐释,强调学校教育“ 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1]。大学生是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然而,在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存在大学生对奋斗精神认知不足、意志薄弱、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更具有现实价值。
一、以课堂教学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动力
课堂是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奋斗精神培育的效果,因
此“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2],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奋斗动力。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利用课堂开展“ 四史” 教育,用生动的语言讲好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挖掘其中的奋斗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增强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认同感,强化大学生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 填鸭式” 教学往往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对于有独立想法的大学生而言,起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在灌输奋斗精神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策略,并要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增强奋斗精神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点燃学生的奋斗激情。
第三,提升教学水平。教师要想更好地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奋斗精神相关理论知识和参加奋斗精神培育专题会议、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丰富专业知识和提升教学水平,为能够切实有效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榜样示范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风尚
“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3]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以榜样示范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风尚。
第一,讲好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奋斗是具体的,奋斗精神铭刻在先进典型人物的内心深处,外显于先进典型人物的生动实践。高校要通过开展宣讲活动、观看纪录片等形式,讲好焦裕禄、王进喜、张富清、黄文秀等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用他们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养成自强不息、争做先锋的行为习惯。
第二,树立大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榜样人物的选拔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榜样人物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高校可以通过投票、推荐等方式,选拔大学生身边具有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等优秀品质的榜样人物,并利用分享会、宣传栏、网络媒体等手段宣传他们的事迹,
第 1 页 共 2 页
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力量,使其自觉向榜样人物学习,从而激发大学生奋斗的内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