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9 月/7 日/第 C07 版理论探讨
提升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探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安建良
摘要:本文提出了河北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
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提升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业教育一、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所面临的机遇
京津冀整体定位。不仅明确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共同发展策略中的角色,也成为了合
理调配资源、达到三地协同发展目标的根本。
优惠政策的支撑。以助力京津冀整体战略的执行,推进三地的教育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
教育资源配置,从而达成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
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多方位的优惠共赢策略不仅为京津高职院校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同时也为河北省高职院校的改革创造了新的契机。河北高职院校的管理层、教职人员、学生等也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学习设施和资源。
产业改革协同进行。在京津冀区域产业改革共同进步的广大环境之下,产业结构的改善、提升和完善无疑需要劳动力布局进行适应性调整。 把握产业改革的良机, 主动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为地区产业改革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专业科研协同提高。科研合作提升是河北省增强科研实力的巨大途径。这种共同进步方式能
有效加速地区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科技的前进,同时也能提高高职院校对社会的服务质量。
社会服务面向扩展。在构建了京津冀高职教育共享发展的框架后,深化对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完善工作,改革专业结构,进行专业布局的优化。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并增强其价值贡献,以实现与京津冀高职教育共享的更深层次融合。
(二)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所遇到的挑战
在京津冀区域,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紧张。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下,由于教育机制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有限。此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也是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河北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其自身优势,并塑造出自己的独特特点,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京津冀共同发展计划下,河北省接管北京的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但目前,河北省的 60所高职学院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仍不可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对河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院校布局结构不合理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之下,对全省各地区进行合适的规划,努力提高整个省份的经济水平,减少地区之间发展差别。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当依照省内经济布局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规划。
(二)专业结构有待调整
在河北高职院校里,热门专业的数量大而分类经常有重叠,即便是高端技能和技术类专业以及招生人数都相对偏低。所以,要接纳北京、天津的一些产业转移过来时,可能会出现人才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