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3 年/9 月/8 日/第 015 版智观
引进高层次人才,锻造高校竞争力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助理研究员 周艳
强国之道,要在得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促使国际人才竞争异常激烈。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作为人才培养、思想研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教学队伍,依托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等优势,锻造高校竞争力,助推高校现代化建设。
在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应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以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践行好全方位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对高层次人才既要引得来,也要留得住、用得好,逐渐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才聚集高地。与此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力,更好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支撑。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提升高校学术科研实力、科技创新活力和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此,高校应系统规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明确自身定位,在深入开展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同时,要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学科建设规划等明确人才需求类型,制定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包括薪酬、科研启动经费、住房、科研团队建设支持等,明确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条件设定、引进程序等,并构建科学的人才选拔与人才评价机制,在准确评估人才能力与潜力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资深专家教授、优秀骨干教师、技术能手等,在提升人才引进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提升人才与岗位之间的适配度。同时,根据引进人才的实际专业教学情况,定期评估人才引进制度执行情况,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制度,以适应学校发展与人才需求变化。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校通过创新聘任机制,针对不同人才情况,可灵活采用长期聘任、短期访问、兼职、返聘等方式积极引进和聘任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并通过开展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形式,搭建国内外专家教授联合教学平台,以指导高校顶尖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学术团队、拔高专业建设,构筑学校人才培养和创新高地,共享高层次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宣传引才,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高校要利用校园主流媒体平台宣传本校学术氛围、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与部分国内外人才招聘网站、猎头公司、学术期刊机构等建立合作,在广泛获取各类人才信息的同时,借助机构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和校园宣传信息,并联合举办国内外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加大人才政策推介宣传力度,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此外,高校还可借助学校专家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举才荐才,帮助学校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中引进高层次专家学者,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