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电影报/2023 年/9 月/13 日/第 010 版专栏
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人民教师感人故事
——评电影《芳草满天涯》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 教授 张阿利
近日,由陕西导演肖齐执导的电影《芳草满天涯》成功首映,影片以“ 时代楷模”、全国劳动奖章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张玉滚的先进事迹作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远大前程, 留在条件艰苦的河南老家黑虎庙小学, 在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心怀大爱去奋斗、坚守、奉献的感人故事。
陕西的电影艺术家们长期以来关注现实、关注教育,怀揣着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不断探索着用影像将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表达途径,在主旨传达、剧作表现、拍摄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及创新。
在前期,主创团队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在张玉滚原有事迹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艺术化加工, 设计了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 更有层次感的人物关系图谱和剧情场景呈现及细节表达。例如,在影片中,张玉滚与家人商量他的婚礼操办事宜,面对高昂的费用,二位哥哥捉襟见肘,父亲毫无主意,母亲坚决支持,张玉滚则希望化繁为简,而未婚妻张会云表示女方愿意承担全部费用,道出和张玉滚结婚是她的福气。短短的一场戏,寥寥几句台词,体现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人物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类似如此精巧的剧作处理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且符合叙事需要。
影片不再一味地将歌颂人物作为主题,而将读解的视角回归到人性本身,探讨了个人价值实现的人生及命运轨迹。影片中,张玉滚在二十余载的教育生涯中, “ 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张玉滚在抉择与坚守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传递了教育的真谛和精神,影片所赋予的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文情怀,传达出温暖的激情与感动,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在视听语言方面,镜头以近乎白描的方式直观地对准了乡土空间景观,曾经贫瘠的村庄、简陋的教室、无边的旷野和层峦叠嶂的大山,构成了影片重要的视觉造型元素,强调真实的拍摄手法使影像节奏相对缓慢,且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