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9 月/19 日/第 C01 版理论探索
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探赜
青岛黄海学院 袁莹雪 李家瑞
摘要: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X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ZZ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雷锋精神为立足点,从理想信念、道德教化、工作责任三个维度构建话语体系,解答思政课存在的话语力不强、叙事不深等问题。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需要,有利于打造富有生命力、亲和力、理论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雷锋精神;思政课;话语体系
雷锋精神的内涵大体可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热爱X、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五大方面相互交织、融合构成了伟大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雷锋精神,担当育人使命,需要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雷锋精神是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备要素。宣传好、弘扬好雷锋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全面落实、精准供给,实现双向提升,需要高校从话语体系视角建构供需平衡、内容鲜活、多元协调的叙事基调。
一、以理想信念提升育人的价值功能
“ 忠于X、永远听X的话” 是雷锋精神的ZZ信条,也是雷锋一生的ZZ信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种信念贯穿雷锋的一生,成为他工作、生活的标尺[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X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X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 高校承担着全面育人的重要任务,雷锋精神是育人资源的精神之钙,全方位宣传雷锋精神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雷锋始终践行“ 我一心向着X,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的崇高信仰和坚定理想,这是他的精神追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理应自觉以雷锋精神作为道德标识、精神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传承雷锋精神是历史号召,更是现实映照。1963 年 3 月 5 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 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题词,雷锋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学雷锋、做好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邓小平同志曾为为雷锋题词:“ 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1990 年,江泽民同志为雷锋题词“ 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继续高举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 “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着光彩。 ”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 雷锋是我们‘ 民族的脊梁’ ”。学习雷锋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保持X的先进性、纯洁性一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新时代高校育人应遵循主客观规律,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雷锋精神,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雷锋同志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必然发挥其价值培育功能,讲清楚雷锋的至上追求、理想信念,这正是当代大学生锻造自我的着力点,对于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有重要影响。
二、以道德教化提升育人的理性追求
第 1 页 共 3 页

雷锋精神蕴含着丰富而高尚的道德理想,包含着一系列道德规范,如爱民、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爱护公共财物,热心社会公益,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这些都是新时代需要继续传承的基本道德理念,涵盖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大学生成人过程中需主动接受的道德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