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辽宁日报/2023 年/9 月/21 日/第 001 版
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访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鹏颖
本报记者 赵静 见习记者 王月
“ 辽宁应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鹏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 新质生产力” 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要依托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努力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田鹏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基于对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是紧密结合东北实际情况作出的战略谋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马克思在 19 世纪 40 年代所创立的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 可谓守正创新。
“ 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有机整合基础之上形成的人和自然关系的一个新表述。 ” 田鹏颖认为,这提示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在新时代新征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来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