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市场导报/2023 年/9 月/19 日/第 C02 版百家争鸣
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启示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嘉薇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当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需要从其历史演进中归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启示。本文通过归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辟的历史经验,以期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验启示
一、坚持用X的领导“ 引航”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为挽救民族危亡,各种ZZ力量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1921 年中国共产X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 X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1]。” 这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X的领导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二、以“ 实事求是” 为基点,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X人始终“ 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道路,带领中国人民铸就辉煌伟业[2]。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X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X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3]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任何民族、国家可以抛弃本国国情,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