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教育报/2024 年/1 月/5 日/第 003 版教育视野
做一位“ 三好” 教师
常熟昆承湖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总校教学管理部部长 马雪芳
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不过笔者以为,其中有“ 三好”,应成为每个教师的“ 必修课”。
首先是好阅读。人有两个成长,一个是躯体的成长,一个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食物,精神的成长靠阅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教师是教育人,教育精神的成长主要靠阅读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哲学著作。阅读教育专著,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教育“ 骨架”,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确立了,教学方法往往会不“ 请” 自来。阅读文学名著,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教育“ 血肉”。文学名著是语言的珍宝,里边蕴蓄的思想如海洋一般浩瀚。一位教师如果不阅读文学名著,无论对自己精神素养的提升,还是对教育教学艺术的精进,都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反之,一位真正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教师,他的教育一定是有温度的,他的课堂一定是有情、有趣、有效的。阅读哲学著作,能使教师站在超越常人的高度看人生、看世界,使教师明白“ 人是目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语)的道理,从而使教师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教师还应在更高层次上明白阅读的意义,阅读不但能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更好的成长,使教育教学更有效益,而且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也许不一定能培养出喜欢阅读的学生,而一个不喜欢阅读的教师一定培养不出喜欢阅读的学生。
其次是好写作。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外在的自我,一个是内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看见的是事物的表象,内在的自我看见的是事物的本质、意义。写作,就是外在的自我与内在的自我友好交流的物化。千万不要把教师的写作想得很复杂、很神秘,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开始的时候,你只要把每天的教育生活如实记录下来就行。如晚上做的一个与教育有关的梦,与同事之间发生的一件事,课堂上的一个小故事,教学后的反思,等等。这样的记录过了一两个学期以后,你就会养成天天要写一点教育生活的好习惯,一日不写就会感到空虚和不安。日积月累,你的点滴教育记录就会发生质变,你对教育的敏感性将明显增强,你看教育的目光将格外敏锐,你想表达教育教学观点的欲望将特别强烈。这时你就可以尝试“ 专业写作” 了。一旦灵感来临,你提起笔来,就会有“ 下笔如有神” 的舒爽,不难写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