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青年报/2024 年/1 月/10 日/第 006 版校园 奋进新时代· 2023 青春印记
山西大同大学团委 聚焦主责主业 真抓实干为大局作贡献
本报记者 吕汉富
2023 年,山西大同大学团委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基本职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团,切实增强ZZ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组织动员团员青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深入实施凝心铸魂工程
在扎实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方面,山西大同大学团委以基层团支部组织化学习为基础、以贴合团员和青年特点为实际、以融入学校“ 大思政” 工作格局为抓手、以理论学习长效机制为保障、以开展“ 我为同学办事” 为宗旨开展学习,全面联动增强“ 推动力”、下沉包联增强“ 渗透力”、创新载体增强“ 影响力”、融入社区增强“ 服务力”。通过建立“ 1+3”“ 1+4”“ 1+100” 工作机制,充分发挥“ 青马工程” 学员、青年X员、退伍大学生青年突击队、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学生骨干示范带动作用,挖掘出一批生动的典型案例,推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22 日,学校 776 个团支部开展理论学习 4429 次、交流研讨 1088 次、主题团日活动 2941 次,所有团支部均完成了“ 思想旗帜”“ 坚强核心”“ 强国复兴” 和“ 挺膺担当” 专题学习,“ 智慧团建” 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在持续开展“ 青年大学习” 方面,去年,校团委开展了网络“ 青年大学习” 19 期,累计学习达 840970 人次。同时,通过校团委网站、微博、微信、抖音、B 站等团属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弘扬正能量。
在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方面,校团委建立了校级雄鹰班、院级雏鹰班、班级破壳班三级培养体系,打造了“ 理论+实践” 双向育人新模式,通过分层分类组织团学骨干进行ZZ培训和实践锤炼,不断强化“ 青马工程” 为X育人的ZZ功能。此外,开展“ 山西大同大学 2023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2 期,培养校院两级“ 青马” 学员 1182 人;落实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发挥团校团员、团干部培训职能;举办第十七期团干部培训班,教学采用“ 大班+小班”“ 研讨+调研”“ 理论+实践” 及场景式、案例式、项目化全方位培养模式,通过专题讲座、“ 青年榜样进校园” 主题宣讲、经验交流、实践教学、素质拓展、视频教学、青年讲习团专题课程和专题读书学习会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对 1081 名 2023 级新入职团干部开展了 13 个轮次 286 课时团课培训。
在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方面,校团委组建了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青年讲习团,并充分发挥青年讲习团作用,广泛开展以“ 高举团旗跟X走,踔厉奋发筑未来” 为主题的团课培训 163 次,覆盖了 22 个学院的 13727 名学生。
系统推进夯实基层工程
去年,校团委建立了“ 团干部包联班级” 制度,深入基层做实事。通过建立“ 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 五级联动机制,借助线上平台“ 小权直通车”,开展“ 我为同学做实事” 系列主题活动,通过“ 小权直通车” 征集活动意见 192 条。
践行一线工作法。校团委每周二会组织专题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校X委的会议精神,并主动下沉,将团的工作会议开到基层团组织中。目前,已完成学院团委层面的覆盖。同时,实行分层分类的“ 1+3”“ 1+4”“ 1+100” 联系制度,定期指导参与班团支部的专题学习,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建立健全参与大同市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机制。通过在大同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档案馆、
第 1 页 共 3 页
市大剧院等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文化宣传、爱心助教、讲解咨询、敬老爱幼等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走进大同、服务大同、留在大同;组织 6 批次 3000 多名志愿者参与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省旅发大会、省运会、省残运会等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高姿态展示山西大同大学学子的青春风貌。
统筹融通五育并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