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4 年/2 月/5 日/第 A06 版学术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个视角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慧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基础部 肖扬
2023 年 10 月 7 日至 8 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并阐释了“ 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创新突破,也有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新时代X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篇章。
一、文化自信视角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的形成是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发展
而深化的。
从X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到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提出“ 四个自信”,我们X创造性地拓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自信”。这反映了X对文化自信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深刻指出了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到注重文化的教化之功、铸魂之效、立德之要,文化自信的作用机制更为深刻持久地影响着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核,也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为对自我文化的深刻认同、理智选择、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优势所在。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二、文化根基视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这是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从X的十八大以来,一路追寻文化根脉,从 2013 年 11 月参观考察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离不开文化的繁荣,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让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到 2014 年 10 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持。同时也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像明灯一样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全球文化的碰撞中,更像是一块坚实的盾牌,保护我们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让我们在文化的激流中稳住阵脚,自信前行。
再到 2022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ZZ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再次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就是精神支柱,要坚如磐石。如果丢掉了传统,失去了根基,那就如同自断精神命脉。强调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反而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因为这些传统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所在、命脉所在,要是丢了这些东西,那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这是从关系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对传统文化在民族延续和传承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因此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文化根基。
三、文化自新视角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基石。它像一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