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青年报/2024 年/2 月/26 日/第 005 版教育周刊
培塑新时代“ 大先生”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X委书记张东刚
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张渺
高校人事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在中国人民大学X委书记张东刚看来,想要完
成人事人才评价改革,就得拿出“ 解剖” 自己、彻底“ 起底” 的架势。
在这次改革中,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颁布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试行)》 ,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设置人才培养、科研获奖、科研发表、科研项目、学术声望、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 8 个类别,3 个层次,210 项指标。一系列新政策直指“ 破五唯”,构建了一个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张东刚于 2021 年 11 月正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X委书记。两年多来,推动人事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一直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张东刚说,“ 关键在于树立导向、形成氛围,积极主动探索符合教育强国目标的评价体系。”
张东刚告诉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这次改革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提升、分类评价,以“ 丰富赛道、鼓励竞争、拒绝躺平、尊重贡献” 为原则,以激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以构建理念先进、评价科学、程序严密、具有鲜明人大特色和良好示范效应的人才评价体系为抓手,努力确保包括青年人才在内各类评价机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据张东刚介绍,这次改革主要从强化ZZ引领、优化岗位设置、设定合理标准、落实学科分类、鼓励青年发展和改进评议方式几方面把准方向。他还提到,这次改革的启发是,以“ 解剖式”调研、“ 起底式” 改革和“ 跨越式” 推进,取代“ 小修小补”,突破利益固化,带着闯劲冲破观念障碍、直面风险挑战,带着闯劲践行初心使命、矢志守正创新,带着闯劲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他认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坚决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阻碍,让一切要素活力争相迸发,让更多改革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 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张东刚对记者强调,“ 要让年轻人在自己的创造期、成长期,持续不断地得到更好的尊重、培养和发展,这样才能培塑新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