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日报/2024 年/3 月/19 日/第 011 版践悟
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创新路径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贾旻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紧密对接我省“ 产业地图”,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丰富产教融合办学形态,职业教育领域遴选成立了 11 个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加强对专业镇急需紧缺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为专业镇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我省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尚处探索阶段,仍有许多待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 五链融合”: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逻辑。特色产业学院是新型产教融合型组织形态,在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过程中,被我省视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希望通过产业学院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特色产业学院通过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推动人才培养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进而实现以人才价值链提升产业价值链的终极目的。其中,产业链和教育链位于两端,人才链是核心,创新链是驱动,价值链是根本。根据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对系列人才的不同类型与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教育设计,通过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进专业课程、创新教材形态、探索新型课堂模式,真正做到“ 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从产业需求端反向推动职业教育供给端的改革。人才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交织在一起,在学校、企业两个时空场域之中获得全链条成长与构建,涵盖前期培育、中期使用、评价以及后期培养,确保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增值,最终形成一批顶尖人才领衔的“ 雁阵型”专业镇产业人才集群。创新链是实现我省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的原始驱动力,既镶嵌于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更借助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实现循环。创新链条中的创新主体既包括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创新高地,也蕴含企业生产与成果创新基地,同时还涉及到政府、第三方政策创新与生产过程创新保障。在上述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过程中,完成人才价值链的培养,最终结束于产业价值链的实现。
“ 1+2+N”: 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省特色产业学院是由中职学校、 高职学校、企业与政府联合组建的,如何实现不同组织机构互动联动发展,进行一体化专业设计与人才培养?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指特色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以服务产业需求为逻辑起点,承担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创新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核心,特色产业学院面向专业镇特色产业,以培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