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科技报/2024 年/3 月/11 日/第 B07 版学术
习近平奋斗观视域下高校青年奋斗观培养路径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爱龄
摘要: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生力军,高校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阵地。从习近平青年奋斗理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健全高校思政育人体系,明确奋斗价值追求,营造社会团结奋斗氛围,强化奋斗理论指导,注重家庭奋斗实践的培养理路,从而激发高校青年奋斗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坚实后备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奋斗观;高校;X的二十大;青年
X的二十大报告用终章两百余字专门阐述青年工作,明确强调全X全社会要把青年工作当作战略性任务来抓,这是由我国的发展实际和青年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高等院校不仅是塑造新时代优秀青年的关键场所,同时高校教育也是青年形成正确奋斗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习近平青年奋斗观视域下对高校青年奋斗观实践理路的思考是针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的有效应对。
一、习近平青年奋斗观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的奋斗理念包含多元且深刻的层面,不仅涵盖了青年对于理想与人生蓝图的追求,同时也融入了价值取向以及实际行动观念。其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旨在培育具备坚韧不拔地奋斗、团结协作、坚持不懈、持续进取,且具有创新精神特质的青年。锤炼出当代青年所有应具有的奋斗品质,彰显了其理论的先进性和现实性。
(一)奋斗的理想观:奋斗立志
青年的精神之钙就是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广大青年要以正确认识历史规律为根本,以准确把握基本国情为根本,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他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 “ 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回顾历史,五四运动的先锋们展现了无畏的斗志和英勇的付出,创作了一部气势磅礴的革命壮丽诗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肩负强国使命的我们,应当将远大志向与务实态度结合,乘风破浪、高歌猛进,在实际行动中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二)奋斗的人生观:奋斗幸福
习近平指出:“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1 此论述不仅阐释了“ 幸福” 与“ 奋斗” 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传达了总书记对全国各族人民的深切嘱托与热切希望。幸福,作为人类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始终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的进步正是源于对人们幸福追求的不断满足。为了实现幸福的理想状态,我们必须培养并秉持一种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生活态度。作为奋斗的新生力量,新时代的青年在感受到鼓舞和激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因此,他们更应在不断的奋斗中,树立正确的奋斗人生观,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三)奋斗的价值观:奋斗光荣
奋斗的荣誉感是奋斗者基于对奋斗品质的价值判断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认同。习近平青年奋斗理念以奋斗荣誉观为核心理念,目的是培养具有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坚定不移、持续奋斗良好品质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这些品质包含了从胜利不断迈向新胜利的精神密码。团结奋斗的主体是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儿女。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光荣而艰巨的共同使命,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年砥砺奋斗,形成强大的奋斗合力,助力伟大目标的实现。
第 1 页 共 3 页
(四)奋斗的实践观:奋斗实干
自古以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总书记也积极倡导将勤奋工作的精神贯彻于时代责任之中。勤奋工作的精神不应仅限于理论探讨,而应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实际行动加以实现和巩固。伟大的梦想并非通过等待或呼唤而来,而是通过不懈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实现的。实践是取得成功关键,实际行动的重要性应当被置于重要位置。 在新时代背景下, 中国青年应遵循奋斗的实践观, 以 “ 实干” 为基础,以“ 行动” 为引领,坚持勤奋工作的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严肃认真,脚踏实地地提升自身能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承担起重要任务,开拓创新,为实现宏伟的目标而努力。
二、高校青年奋斗观培养路径
树立德行、培养人才是X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和其承担的基本职责。同时,高校的思想ZZ教育是培育学生奋斗观念、增强学生奋斗意识的关键领域和主要途径。尽管在高校中广泛存在着对奋斗精神的积极认同,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把握不到位,对其重要性的理解有所偏差。并且在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方法和手段上,也存在一定的错误,造成高校、家庭、社会奋斗精神培育氛围不足,其价值不能充分体现。
(一)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健全高校思政育人体系
1.坚持X的领导,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
X的领导代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方向,是其正确发展的ZZ保障。各层级的X组织应当起到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作用,为高等院校的思想ZZ教育提供坚实的领导后盾和ZZ庇护,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ZZ教育理论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思想ZZ教育理论课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切实发挥“ 学习强国”“ 学习通”“ 微信公众号” 等手机 APP 的正向作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