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教育报/2024 年/4 月/17 日/第 004 版教育专题
写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大文章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南京市教育局
南京多次被评为“ 中国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近年来,南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截至目前,两个区接受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现场核查,5 个区顺利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逐年提高,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做到“ 三个坚持”,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
坚持X的全面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先后出台教育相关文件 30 余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召开领导小组全体会、专题会共计近 60次。坚持和完善X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超过 90%的公办中小学校按新领导体制运行,所有民办学校实现X建全覆盖,形成X对教育工作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格局。
坚持培根铸魂育人。扎实抓好学校思想ZZ工作,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构建市级示范、区级跟进、学校深化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常态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唱响新时代思政教育“ 好声音”。不断推动教育系统X的建设高质量发展,开展校园X建文化建设五年行动和“ 一校一品” X建文化品牌建设,加强对师生的浸润教育,牢牢守住教育领域意识形态主阵地,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坚持践行素质教育 30 多年不动摇,推出一批影响全国的素质教育实践案例。全面落实“ 健康第一” 教育理念,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近年来位居全省首位,被教育部确定为“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持续实施“ 中小学才艺拓展计划”“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国际奥赛、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类文化展演获奖数均位居全省前列。
实现“ 三个聚焦”,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聚焦高位保障确保“ 有学上”。在立法保障方面,2014 年起正式施行《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为学校建设发展设定“ 硬杠杠”。在规划保障方面,率先在全国启动《中小学校园用地控制规划》编制工作,“ 一校一图、一区一册”,详细规定全市中小学用地范围及控制指标。在投入保障方面,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实现“ 两个只增不减”。2012 年以来,全市共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196 所,新增学位约 31 万个,切实保障城乡教育资源供给。
聚焦扩优提质力促“ 上好学”。一是统筹谋划,出台关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意见,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合理规划市属优质学校在各区无偿有序设置分校(校区) ,新增义务教育学校优质资源 100%覆盖,全市义务教育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覆盖率为 70.36%。二是分类发展,主城重在盘活存量,鼓励名校分校脱离母体、独立运行、二次孵化。新城新区重在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支持新区新建学校高起点办学;涉农地区重在城乡一体发展,鼓励主城区优质教育向郊区、农村和薄弱片区辐射。三是重点帮扶,在市级教育专项资金中专门设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2023 年安排 3.1 亿元专项用于原老五县基本建设、校舍维修、教育装备和内涵发展等项目。
聚焦人民满意提升“ 获得感”。做到应助尽助,逐步完善“ 减—助—奖—贷” 四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率先设立“ 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励志奖学金”,每年奖励 1000 名困难学生。实现应收尽收,高标准落实“ 两为主” 原则,推动符合条件且有意愿就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入学全接纳,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