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学导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B04 版理论学术
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创新路径探析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诗洁
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X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一代青年的思想更加多元化,基于此,高校应更加注重对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使其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站稳立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不朽篇章,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探索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创新路径,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持久的生机与活力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继承发扬;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1]。红色文化作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资源,在新时代以创新方式推动其入脑入心是一项重要课题。新时代青年正处于“ 拔节孕穗期”,要使得其认同红色文化,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就需要不断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的创新路径,促使其更好地挺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使命。
一、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高校学习红色文化氛围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利用需要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高校应在思想ZZ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多途径、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积极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营造红色文化气息,建立系统性红色文化理论学习体系,有时间轴、有安排、有步骤地引领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学习。其一,以环境育人。在教室里设定红色文化宣传地,在图书馆单设红色文化资源阅览区,在寝室区楼下设置红色展厅并张贴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其二,加大思政课程改革力度。通过图片展示、影音观赏、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红色文化教育融入专业学习中,着力做到“ 润物细无声”。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性作用,理论的掌握深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只有让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理论的同时,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好红色文化精髓,发扬红色文化精神。高校在实践环节可以定期设定常规性的红色文化传承主题的比赛或活动,组织形式既可以是高校内部组织,如重走长征路、诵读大赛、祭扫烈士墓、英雄故事会、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也可以是高校联合社会组织力量,如邀请革命老兵讲述英雄故事,联合部队官兵开展主题活动,与相关组织定期进行交流。在实践条件成熟之后,成立大学宣讲团,定期针对大学生、街道社区服务对象、中小学生等群体进行宣讲,宣讲形式可以采取讲与演多重方式相结合, 全方位传达红色革命精神, 在宣讲中不断深入总结实践经验。
二、充分利用高校自媒体资源,激活红色文化内在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ZZ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2]。因此,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应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拓展教育素材的丰富性,提升教育的时效性,扩大受众群体。同时,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势,实现线上红色文化教学与线下学生实践成果展示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红色教育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红色文化的教育,应主动契合新时代特点,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开展形式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