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4 年/4 月/12 日/第 016 版智观
地方院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石家庄铁道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韩荣荣
新时代,地方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筑牢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把握文化育人方向,坚守育人原则
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地,地方院校必须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目标,把“ 七个着力” 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全过程,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实践中,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担当起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的时代重任。
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地方院校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认识,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潜移默化地将其与学校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既要正视历史、又要理性对待现实,既要理性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又要包容互鉴。在理性的、实践的认识上引导学生体验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进而引导学生以昂扬积极的心态投身精神文明实践,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传播好当代中国声音。
落实文化育人载体,丰富育人内容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遵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面对多样的文化冲击与交融,地方院校应坚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等各类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持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创新能力,提升文化教育实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以红色文化为基因血脉。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丰功伟绩的浓缩,是X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地方院校应充分认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弘扬以伟大建X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X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牢记革命历史,持续深化X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丰厚滋养和强大支撑,引导青年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被誉为“ 铁军黄埔”,在发展建设中形成了鲜明的“ 铁道兵” 精神。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把“ 铁道兵” 精神内涵植入育人的全过程,时刻以“ 铁道兵”精神塑造青年、引领青年,形成了独特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系。学校与校外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共建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基地,组织大学生实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