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阿克苏日报(汉)/2024 年/5 月/7 日/第 003 版理论
紧盯目标任务
聚焦 “ 八大工程” 努力将教育事业打造成地
区“ 最硬软实力”
地区教育局 地委政研室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地委(扩大)会议提出“ 把教育事业打造成支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 最硬软实力’ ” 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地委擘画教育事业发展蓝图的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吹响了地区阔步迈向教育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地区教育系统深刻把握地委关于教育工作新要求,大力实施教育提升“ 八大工程”,努力把地委(扩大)会议精神转化为打造“ 宜教” 阿克苏的生动实践,朝着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奋力前行。
一、聚力培根树人、启智润心,实施铸魂工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全面加强X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X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扎实开展“ 五个好” 标准化规范化X支部创建、学校X建“ 四化四好” 培根铸魂行动,推动教育系统X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加强思想ZZ教育,深入实施青少年“ 筑基” 工程,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时事化、具体化、趣味化水平,把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深讲透讲活,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定不移做到 “ 五个管好”, 坚决查处隐藏在教师队伍中的 “ 两面派”“ 两面人”,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二、聚力公平普惠、协调发展,实施强基工程。基础教育是“ 国之大者”,奠定国民素质坚实基础,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紧盯各族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新关切新期盼,着力构建更加优质、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持续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推动城乡幼儿园一体化发展,构建“ 城区帮扶乡镇、乡镇带动村级” 的模式,形成集团化办学、片区化管理格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合理布局城乡学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捆绑式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用好部属高校和自治区示范高中托管帮扶县中政策,支持阿克苏市、库车市率先开展特色办学试点,推动普通高中多特色发展。健全完善“ 以地区启明学校为龙头、库车市启智学校为支撑,其他县(市)特教班、资源中心、资源教室为延伸” 的特殊教育布局体系,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学位供给和服务能力,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
三、聚力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实施筑巢工程。X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强调“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大有可为之际,必行大有可为之事。紧密聚焦自治区“ 八大产业” 布局、地区“ 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市场需求上,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加快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积极创建新一轮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推动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扩容提质,积极创建国家级“ 双高校”,夯实升格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坚实基础。加快推动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建设,确保顺利通过自治区新建高职学校评估验收。持续推动中高职本贯通培养,采取“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 育训并重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切实为地区乃至全疆经济社会高
第 1 页 共 3 页
质量发展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四、聚力科技赋能、智慧助力,实施数字工程。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建设“ 宜教” 阿克苏,必须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切实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加快构建新一代数字教育平台,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智慧化,为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数字力量。着力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实施中小学“ 联校网教” 工程,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体系,提供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教育资源,实现教室联通、课堂共享、成长相携、发展相融。加快建设阿克苏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智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