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重庆科技报/2025 年/2 月/18 日/第 005 版理论
青年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担当科技创新使命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婷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既是历史和现实的延续,也是未来的展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需要共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自 2012 年起,我国在科技创新等领域遭遇诸多挑战。青年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这一特殊使命。
一、深刻认识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中面临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环节。从内部环境看,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为了跟上时代的变迁和应对国际环境的最新发展,我国迫切需要一群既充满科研热情又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杰出青年人才。青年时期是研究生涯中精力最旺盛的阶段,青年在各种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青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中仍面临科研环境、评价机制、现实需求等方面的挑战。
(一)科研环境:管理过度行政化。青年正处在思维创新活跃和创造力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和充足的活力。特别是那些刚进入科研前沿的青年人员,他们通常有强烈的科研理想和实现这些理想的愿望。但是行政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这可能导致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在获取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科研平台及相关资源方面面临一些困难,进而影响他们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杰出青年的计划项目扶持力度不足,科研项目申报过度行政化。虽然制定出台了不少面向优秀青年的专项计划项目,但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觉得科研项目资金的报销流程过于烦琐,预算编制的规定过于细致严格。同时,科研管理的高度行政化也体现在经费审计流程复杂、申报周期太长、申报手续复杂等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科研人员用在研究上的时间大大缩水,更别提精心展开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