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5 年/1 月/16 日/第 011 版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ZZ教育的践行策略
河南大学 于梦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ZZ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指示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ZZ教育中,应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教学内容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便更好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进而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主体:教师要增强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赓续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念。
一方面,教师需要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要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其自身的能力素养直接决定融入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教师应熟读经典传统文化书籍,深入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 、佛家提倡的慈悲与智慧等,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ZZ观点及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是保护和维持已有文化形式,还要通过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新热点相结合,在课堂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教育载体:利用新媒体手段,提高文化融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