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鹰潭日报/2025 年/3 月/8 日/第 003 版理论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代园园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文化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不仅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价值内涵
一是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思政课中引入儒家思想倡导的“ 仁爱”“ 礼治” 等丰富的道德规范与社会治理理念、道家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与自然观,并结合现实进行阐释,有效拓展思政课的理论深度与广度。传统美德故事是道德教育的生动案例,如“ 卧冰求鲤” 的孝道故事,“ 管鲍之交” 的友情故事,“ 孔融让梨” 的谦逊故事等,在讲解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处理等内容时,把这些故事融入其中,能使思政课道德教育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历史是思政教育的资料宝库。在讲解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时,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从历史演进中把握历史精神的内涵,从古代的“ 商鞅变法” 展现改革创新精神,到近代的五四运动彰显爱国情怀与中华民族伟大觉醒的意义,使大学生从思政课史实中看到真实,从而增强思政课内容的时代感和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