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经济报/2025 年/1 月/14 日/第 009 版理论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王琦 王鹏 李琪 李妍妍 姚飞屹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了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ZZ教育。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然而,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使思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借助网络技术提升教育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具有碎片化、即时性和多元化的特征。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信息工具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信息内容也趋于碎片化。这种信息的碎片化,尤其是负面信息和极端言论,往往对学生的思想ZZ观念产生巨大冲击。许多大学生会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获取新闻与观点,然而网络中的信息并非都具有权威性,甚至一些虚假信息、极端言论在网络上传播,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互联网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信息过载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文化中一些不良因素的渗透。互联网提供了学生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但其中也存在大量的负面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网络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娱乐性、个性化内容为主导的网络文化,容易使学生形成自我中心和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
(三)民办高校在资源与师资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