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旅游报/2025 年/3 月/12 日/第 004 版理论
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和路径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昱敬 江西科
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廖萍蓉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X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特有的优秀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特征和直接来源,红色旅游资源的思政教育属性更是与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存在天然耦合。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弘扬革命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将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革命文化基因的赓续,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创新探索,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提供文化支撑与实践路径。
红色旅游资源涵盖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物质形态,以及红色歌谣等非物质文化形态。全国已普查登记革命遗址 3.6 万处,其中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 余处,构成完整的革命记忆图谱。红色旅游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X人的精神谱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历史教育价值。从其文化特质与教育功能来看,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以具象化的历史场景再现,可强化学生对“ 四个选择” 的理论认同。以延安鲁艺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教育资源,将革命文艺传统与当代美育有机衔接,实现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