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日报/2025 年/3 月/21 日/第 009 版理论
牢牢把握教育的ZZ属性、 人民属性、 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
育强国
中共教育部X组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 “是全X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X之大计,确立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2024 年
9 月 9 日至 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凸显了教育的ZZ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下简称“三大属性” ) ,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人才竞争力、 科技支撑力、 民生保障力、 社会协同力、 国际影响力 (以下简称 “六大特质” ),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个时代命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2035 年) 》(以下简称《纲要》 ) ,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三大属性” ,聚焦教育强国“六大特质” ,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ZZ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和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以下简称“八大体系” ) ,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在面向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中,“三大属性”是根基。这一教育性质理论,在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植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丰厚土壤。教育的ZZ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方向性要求;教育的人民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的战略属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功能发挥。这三大属性中,ZZ属性是首要,人民属性是根本,战略属性是关键。它们虽各有侧重,但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内在统一的,需要辩证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并在实践中统筹把握好。
牢牢把握教育的ZZ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特征,与ZZ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为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提出“坚定不移的ZZ方向”的办学要求。在1978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ZZ方向放在第一位。”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ZZ属性,强调:“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维护ZZ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无一不是通过教育。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ZZ属性的突出体现,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国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X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国之大计、X之大计。 ”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ZZ属性体现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坚持X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等集中体现着教育的ZZ属性。它们又相互联系,最终体现在X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上。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X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牢牢把握教育的ZZ属性,就要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ZZ上看教育,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X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实践看,尤其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