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安徽科技报/2025 年/4 月/2 日/第 016 版理论
习近平对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海燕
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在 2023 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理解被视为核心内容之一,这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切重视。
一、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一代代中国人的传承中、在光辉岁月的洗礼下、在伟大祖国的支持下得以保存至今的精华碎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表明,不重视历史文化的民族无法发展进步,文化自信中最基础的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我们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把握,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要充满自信地“ 拥抱”,使其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 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 ‘ 根’ 和 ‘ 魂’ ,丢了这个‘ 根’ 和‘ 魂’ ,就没有根基了。”
二、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
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精华,而且与科学社会主义理念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