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民族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B03 版理论研究
推动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实施进路
鲁东大学 孔娜
有效的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推动教育革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反映着学校的办学质量。高中思政课作为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尚存在一定的思维局限,譬如创新力度不强、实际关注不足、缺乏探索热情等。若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深入分析当前思政课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 对症下药” 探讨有效教学的实践路径。
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课堂上,教师常以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解释课本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实现隐性德育。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步伐走的讲授法占据了课堂的“ 半壁江山”。 【更 多写作资料+微信:】
当下的思政课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缺失对“ 人” 本身的关注,缺乏生命的实践体验,人与人的交往被物化为信息的传输,很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也就使思政课的讲授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底层。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循课本既定内容,机械地推进教学流程。在教学组织进程里,未能将鲜活的社会热点案例以及前沿时政要闻引入课堂,仅借助语言平铺直叙地传输抽象枯燥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教学有效性便难以保证。
思政课要实现有效教学,关键责任主体在教师。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然而大部分的思政课教师观念落后,对于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使用止步不前,不敢尝试。当下的思政课堂恪守成规,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未能采用一套新颖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思政课有效教学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