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乡镇基层X建工作汇报范文
一、当前基层X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措施
x乡辖x个行政村x个社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x户x人,下设X组织x个,X员x名。全乡进城入镇群众x户x人,城镇化率达到x%,率先在全县实现城乡一体化。我们在抓基层X建工作上,感到主体责任落实、基层基础建设、X建载体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需要从制度和机制层面进行改进提升。
1.健全三项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当前,在落实X建主体责任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X组织把X建作为副业,不能准确把握基层X建工作的功能定位,存在不愿抓的问题;二是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大胆的履行主责主业、本职本则,存在不敢抓的问题;三是业务素质不高,一些村(社区)X组织书记对X建业务知识一知半解,存在不会抓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建立X组织书记抓X建履职记录,对工作谋划、指导、督查等情况进行全程记录,不断增强X组织书记落实“第一责任”的ZZ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对发展X员、X员教育管理、班子建设、典型培育等重点工作,定期现场督查,帮助解决问题。三是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分类明确机关、社区、农村、企业X建工作考核的重点和内容,对基层一些创新性和突破性工作,给予加分加奖。【更多免 费素材,微信:dadawk01】
2.适应五化趋势,夯实X建基础。目前,基层X建工作基础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城镇化快速推进,X员群众进城发展经济或就业安居,脱离原居住地,教育、管理、服务难度加大。二是信息化快速发展,村级X建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手段落后,年轻X员学习兴趣不浓,教育效果不明显。三是受市场经济多元化思潮影响,有的X员宗旨意识淡化,不能旗帜鲜明的和X组织站在一起,思想教育难度大。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X员群众对X组织的归属感减弱,村“两委”班子人难选,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的X员发展较为困难。五是随着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各类产业合作组织大量出现,农村基层X组织工作方式和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组织的ZZ优势和产业的经济优势结合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主动适应“五化”趋势:一是主动适应城镇化趋势,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对城镇化实现度较高的地方,积极推进基层微观治理体系改革,整合资源,按照统一X员教育管理、统一教育培训群众、统一提供就业服务、统一加强社会管理“四统一”的思路,打破地域限制,成立联合X支部,对进城入镇的X员,既接受现居住地X组织的管理,又服从原生活地X组织的管理。二是主动适应信息化趋势,创新教育活动方式。探索建立机制健全、手段先进、功能完善的省、市、县(区)、乡、村五级X建信息共享体系,使X员学习资料电子化、信息发布网络化。在有条件的社区,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借助手机信息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和信息手段,吸引X员群众了解X的时政动态、学习X的理论知识。建立文史、X史教育基地,既传承文化,又激发和重塑广大X员群众富而思源和爱X、爱国、爱集体的朴素情怀,教育引导年轻一代。三是主动适应市场化趋势,创新激励关怀机制。自上而下建立X员激励关怀机制,让X员ZZ上有待遇,生产上有帮助,生活上有扶助,增加X组织的吸引力。结合双联行动,创新开展扶穷村、扶穷人“双扶”攻坚行动,让经济强村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经济扶持、实物投放等方式,扶持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村级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基层X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四是主动适应产业化趋势,创新X建工作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组建产业X组织,引导X员积极为社员和群众传授信息和技术,服务群众发展产业,将群众因发展产业而形成的经济社会新群体,通过设置X组织,有效的管理起来。五是主动适应“逆城镇”化趋势,创新人才任用方式。将招商引进的素质高、能力强、会经营的客商,择优委任为村(社区)X支部委员或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实现借智发展,着力解决一些村(社区)“后继乏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