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设施投入和运行费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调阅国内垃圾分类工作做法先进地区的资料,同时立足XX镇实际,就目前XX镇垃圾分类回收情况进行分析梳理,并就垃圾分类回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垃圾分类研究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之路已有多年历史,不仅使垃圾分类收集成为居民生活中的常规举动,并且探索出适合各自的收集模式。国外发达国家主要从三个方面保证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成效:
一是分类精细,从源头抓起。日本的大崎町从1998年开始垃圾分类工作,目前的垃圾分类多达XX种,发给每个市民的手册长达XX页,条款有XX项之多。德国的垃圾分类制度已实施10年以上,成为家家户户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英国政府部门在居民住宅旁都放置了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里面衬上相应颜色的塑料袋。这种垃圾分类规定在英国已经实行多年,居民们大都会自觉照办。
二是加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不少国家基于环保的角度,逐步增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和监管。如日本就实施了《废弃物处理及清扫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德国是欧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垃圾分类的最轻处罚是警告,警告无效则罚款,如仍未凑效,清洁公司会换上一种容纳种类扩大的垃圾箱(桶),同时提升对垃圾的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