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我身边的共产X员:记我们教育局的好同志
精彩导读:他积极向上级争取上亿元的项目资金,每年他跑来的项目资金都是成百万、上千万,可每一位来到教育局的人,看到的却是破旧不堪的办公楼和简陋的办公设施。
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群羊奋进头羊带。记得在2007年9月的全县先进教师表彰大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说过:“**虽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但在全省、全州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原因就是**是一个教育大县,培养了许许多多像阿幼朵这样的优秀人才,教育是**最为亮丽的名片。”
说到今天**教育的成就,我们都会想起“两基”这个词,我想在座的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同志,都不会陌生,都会回想起那段令人难忘的“两基”攻坚的艰辛日子。众所周知,由于财政困难,我县对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那时的**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基础设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我县能不能在2003年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的“两基”评估验收,大家心里都没底。教育局长在当时可是个“烫手山芋”,没有魄力,没有胆量的人是不会来挑这副重担的。2002年7月,###同志调任教育局局长,面对“两基”攻坚启动晚,开局被动的严峻形势,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在“两基”攻坚的日日夜夜里,无论是哪项工作,哪个环节,他都是亲自上阵,全程参与。面对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两基”资料收集整理,他经常下到基层学校,搞调研,抓督办;面对几乎是天文数字的“两基”基础设施投入,他不辞辛苦,跑项目,筹资金。大家知道,跑项目是最辛苦的事情,可他却深情地说道:“为了两基,为了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场所,我就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也是值得的。”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方便面成了他的主食,熬夜加班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家人眼里,丈夫成了“野人”;在子女眼里,父亲变成“陌路”。作为全县“两基”攻坚战的前线总指挥,###同志可谓“舍小家,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