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师德演讲:寻找另一种诗意
流火的七月,忆起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清瘦,温和,拎一个录音机来上课,用飘逸的行楷在黑板上抄一首现代诗,然后,和着音乐,范读,品鉴。每当这时,我总是害怕时间过得太快,一不小心就溜走。曾经那样诗意的人生是我的向往,曾几何时,以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自己,也能拥有这份诗意。
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我的面前。踏上工作岗位后的我,在每天的零碎繁杂里沉浮,浮躁着、焦急着,甚至是疾风骤雨着,日复一日。本以为,这该是生活的主旋律了,然而,一些人,一些事,改变了我。
潘元芳老师,她轻声细语,却能给人温暖的力量。曾经很惶恐,为班级里的后进生伤透脑筋,抱怨,挫败,还愤愤地写下一篇博文《给我一个呼伦贝尔》。因为那时候在听《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就祈盼在辽远的旋律里使自己平静,但字里行间仍旧满是怀疑自己的声音,甚至开始怀疑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