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十分荣幸参加中国•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河套文化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乌拉特中旗旗委、政府和草原十四万各族人民向研讨会的胜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下面,围绕本次研讨会做一些粗浅发言,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纵观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北方草原文化、中原的黄河文化、华南的长江文化三大主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格局。河套文化与红山文化、蒙元文化、科尔沁文化等一系列地区文化共同组成北方草原文化的总体架构。乌拉特中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各民族与蒙古族在乌拉特草原和睦聚居,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而又独具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我旗的文化资源优势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旗历史上曾经有东胡、匈奴、契丹、蒙古诸多北方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同时,这里又是草原文化与汉族文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和融合的地区。境内现存阴山岩画、赵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杈枝园柏区、古墓葬、高阙塞石筑城遗址遗迹等;有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风韵独特的祝词、赞歌,曲调悠扬的民族歌谣,刚柔并济的民族舞蹈;有希热庙、德岭山水库(蒙古大营)、甘其毛道口岸、溶洞景观、海里素、巴仁宝勒格度假村、瑙干塔拉草原旅游区等旅游景点。乌拉特文化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了河套文化品牌。在历史长河中,历代先民创造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产中许多堪称全区或全国之最。我旗的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居全区之首;阴山岩画,也因其数量大、艺术价值高,在全区乃至全国颇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