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贾平凹好文才掩不住好口才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过:“咱不是那种相貌堂堂,口若悬河,左右逢源的人物,只能用自己的作品同社会大众交流。”一句自谦之词,加上他常拒采访者于门外之传闻,竟令不少人断定他是一个不善言辞,拙于交谈的“口讷”者。其实,这完全是一个错觉。是的,他有“口讷”之况,但更有“善侃”之时,他的“口讷”,只是表现在他对某些现象抱一个平静的心态,对某些人物持厌恶的态度之时;他的“善侃”,则表现在他对事物、现象的敏锐洞察、深刻感悟以及情结心底而不得不发之时。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通史晓古,读文吟诗,其古诗文功底极深,文学修养极高。胸中厚积之“锦绣”,令他面对听众时能口中“华章”频吐。1994年末,贾平凹在成都市玉林区“雪米莉小姐”的豪华客厅里,极愉快地接受了《少年人生》记者郭新起的采访。就青少年所关心的“读书”问题,贾平凹纵横捭阖,侃侃而谈。
记者:如今文人大“下海”,可是听人说,贾先生嗜书如命,每有稿费,都用于购买书籍,而生活简朴,不尚奢侈,可有其事?贾平凹:是这样的。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只要有一碗饭吃,钱又算什么呢?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中学生朋友,一定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但要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要学会逼自己静心读书,深知书中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