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班级文化建设制度
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小学班主任尤其如此。据说有的组织还做过调查,把教师归属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更有结论说教师的平均寿命偏低……凡此种种,不得不归为教育工作的繁重和艰辛。如果说,教育的成败和学生的进步一定都要以牺牲教师的健康甚至生命来换取的话,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足为赞。反之,在魏书生等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眼里,班主任工作却是一门艺术,是充满快乐的另一种境界。两种不同的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班级管理应该是有方法可循的。结合自己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感觉到加强班级制度建设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对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促进良好的班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就这两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班级管理,应以制度为先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面对八中的半封闭管理,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系统地、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在寝室、在餐厅、在与人交往中应做什么、应怎么做的话,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被学生牵着走。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教育中,也应该“校有校规,班有班规”。所以我认为,在每学期开学时多花一点时间强调校规、制定或修订班规,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班主任对班规监督得力、落实到位,多数学生是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的由“他律”发展为“自律”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