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机关X员处级干部学习X的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
自7月X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利用假期重读了一些X的经典文献。新时期重申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部分X员干部不了解群众,不关心群众,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等现象,也造成群众对X的政策、工作程序不了解,降低了群众对X的信任度,影响了X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这种现象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X员干部与人民群众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交流双方对某一特定的信息内容在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的现象。通俗地讲,就是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总有一方比另一方知道的要多,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信息不对称”一词最早来自于经济学领域,很快就广泛运用于其它学科。实践表明,在任何一个系统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只要存在信息交流和传递,就会存在信息不对称。要使X员干部与人民群众间的信息更加对称,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X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有:一是领导干部在参与制定政策、法规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容易按照自己的倾向、看法来制定公共政策,甚至于出于部门或小团体利益考虑,利用生产信息的主动地位使法规政策向其倾斜。二是很多的法规政策等公共信息往往X的组织系统或政府行政系统在内部垂直传递,使得X员干部往往拥有更多的信息。三是公共信息的发布往往由担任公职的X员干部决定, 信息有可能出现扭曲、缺失,而群众难以检验信息的准确度。有些X员干部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隐瞒真相、制造虚假信息。四是在行政组织内部,一方面是上下级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下级组织对上级下达政策的理解可能不准确,执行也容易迟缓或变形,而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的信息了解很少,就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下级组织实行监督和控制。在横向组织之间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必然造成部门之间的政策相互矛盾,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